2015年3月20日,希爾安新產品麥芪降糖丸順利投放市場,并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麥芪降糖丸風光的背后是廣大生產研發人員的漫長、艱辛的科技攻關之路。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2014年初應市場需求,制造部計劃放大生產,制劑一車間開始投料生產麥芪降糖丸。但當時的生產工藝根本無法用于大生產,上制丸機后成條情況極差,后續工序無法進行。
立即停止生產!生產車間、技術部緊急召開技術攻關專題會,拿出多種解決方案,實驗室小試,有所成效;車間中試,失敗。此時,市場需求急切,無奈,只有先使用實驗室小試用的單條制丸機進行生產。但生產可謂龜速,制出的丸子重量規格也達不到質量標準,只有采用塑丸法制成小丸子,再用泛丸法增重到標準質量。雖然勉強保證了供貨,但生產工序繁瑣,生產周期極長,設備被長時間占用,嚴重影響了其他品種的正常生產。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今年,生產制造部和技術中心組織架構調整,技術中心部分人員職能劃歸生產制造部,成立生產技術部。原技術中心主任唐桂英任生產制造副總監兼生產技術部經理。新部門成立伊始,生產技術部就定下了今年的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是麥芪降糖丸的工藝優化。為此技術人員必須深入車間一線,及時解決工藝難題,服務生產。
在趙曉東老師豐富經驗的指導下和生產車間的全力配合下,生產技術部從工藝線路、填充劑、粘合劑的選擇,操作工技能的培訓,設備參數的調整,操作細節梳理等各方面入手,查閱資料,實驗室試制作,先后做了數十個小試樣品,終于篩選出了一個合適的方案,用于放大設備生產,終于能夠順利完成制丸,但是干燥后卻出現少量裂丸的情況。
細節制勝,追求完美,是希爾安生產技術人員的不懈追求。見此情況,唐桂英同志要求繼續優化方案。技術人員們又一頭扎進實驗室,進行了多個方案的微調。在車間進行中試時,為了達到最理想的效果,技術人員親自上陣,在車間主任的指揮調度下,與一線工人一起配料、制軟材、制丸、圓丸……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道道工序走下來,打開烘箱,一粒粒丸子閃爍著烏黑圓潤的光芒。成功了!困擾我們一年半之久的技術難關,經過兩個多月集體的心血和汗水,終于攻克了!最終,我們成功將麥芪降糖丸的生產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二,收得率提高了20%!麥芪降糖丸的生產工藝優化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展未來還看今朝勇
長久以來累積的疲憊頓時煙消云散,沒有歡呼擁抱,沒有喝酒慶祝,大家相視一笑,平靜卻又心滿意足地開始了接下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