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的競爭表面上是知識、能力、職位、業績、關系的競爭,實質上是職業心態和人生態度的競爭;企業和市場的競爭表面上是產品、服務、價格、品牌的競爭,實質上卻是企業員工的品質、能力和心態的競爭。
正如馬云所說:“看一個人、一家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大學或斯坦福大學畢業,不要看他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看這幫人是不是發瘋一樣干活,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瞇瞇地回家!”一個好員工、一家好企業就應該如此:工作時負責投入,生活中快樂陽光。
曾經有人對我說:“你是經理,是頭兒。我們每天都辛苦地拜訪客戶,走訪醫院。我們都在給你干活!蔽衣犃撕苌鷼,因為他不明白到底是在為誰而工作。公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按照平臺的價值觀要求干好了,工資增加,職位提升,獎金增加,日子好過;工作干不好,職位下降,工資下降,獎金下降,家人也跟著過窮日子、苦日子。你說這是給誰工作?不就是給自己工作嗎?
人都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別人在用你做事的同時,你也在為自己做事。員工為企業付出努力,也同時得到回饋,或者是精神層面的,或者是物質層面的。因此,你不是在給別人做事,而是在利用這個平臺給自己做事,能夠來到這個平臺的前提條件是共同的價值認同。我們是為公司打工,還是老板在為我們打工?公平的說法是老板創造了一個平臺,然后大家在這個平臺上實現自我價值;不是互為打工,而是相互合作,大家因為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
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頑強拼搏!按缴交漫時”,你一定會自豪地說:“公司因我而精彩,公司有我更精彩”!
第一事業部河南市場 林東君
201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