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江
人們對智力的運用有三種境界——狡猾、聰明、智慧。
狡猾者,因其總是從一己私欲出發考慮問題,因此他們只看到眼前一星半點蠅頭小利。為此,他們常常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狡猾者常常耍點小聰明、小手腕、占得點小便宜,并為此沾沾自喜。耍小聰明、小手腕者往往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可以瞞天過海。殊不知,在別人看來,就是在掩耳盜鈴,最終自毀形象,破壞了雙方合作共事的基礎——信任。
狡猾和愚蠢就如同一對雙胞胎,狡猾過頭就是愚蠢。當狡猾者遇到愚鈍者時,他的陰謀有可能得逞;然而,當狡猾者遇到智者時,他的小手腕、小把戲就會出賣他,他就有自我暴露的風險,此時,狡猾就等于愚蠢。
聰明的人,眼里有自己,同時也有別人,因此他們了解別人的需求,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并且能通過努力把事情干出來,并做得漂亮。
其實,現代人很少有真正缺少智商的,但僅有智商是不夠的。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智商,而在于責任心、事業心、同情心、敬業心及永不言棄的奮斗精神。
智力運用的最高境界是智慧。智慧的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并在三者中巧妙地找到事業的平衡點。也因為如此,他們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我們提倡大家做一個聰明人,當然最好是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大智若愚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真誠、踏實、目光長遠。聰明的人,如果再培養出志向、責任心、社會責任感等品質,就會成為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