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我加入了質量部QC室的中間產品、成品組,擔任含量測定工作。這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也讓我躊躇滿志。
2011年12月的一天,檢測巴戟膠囊(巴戟膠囊中二苯乙烯苷,淫羊藿苷兩個成分需要控制)。對于新手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起初在測定二苯乙烯苷時非常順利,心想所謂的雙含量檢測不過如此。其實了解液相的人都知道:在測定之前,要根據檢測物質,應用所規定流動相平衡高效液相柱使之快速適應整個測定環境。因為巴戟膠囊的兩個成分所需流動相是一樣,所以我縮短了平衡柱子的時間。與往常一樣進針,本應在22分鐘出現的對照峰卻沒有出現。起初我并不在意,只是調整了流動相的比例使對照峰提前出現。果不其然,在11分鐘時對照峰出現了,實驗看似正常了,便繼續進了兩針對照品和兩針樣品。雖然樣品中主峰出現了,但是卻與其旁邊的雜質峰混在一起,難以分開,無法得出準確含量。
我一遍又一遍地調動著比例想讓主峰出現在最佳位置,但無濟于事。反復的失敗將我與生俱來的自信消磨殆盡,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少見的“意外”。我找來同事幫忙分析并努力回想著剛才的操作,看有沒有操作不當的地方。最后發現唯一不同的就是縮短了平衡時間,難道是因為縮短了平衡時間使柱子沒有平衡好嗎?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我重頭來過,重新過濾流動相,重新處理樣品,延長了平衡時間。終于,實驗正常了。而我卻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如果當時在實驗中嚴謹一點,如果在工作中多積累經驗,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就不會耽誤工人的時間,也不會耽誤自己的時間……
有了那次教訓,我對工作更加謹慎、嚴格了。這樣的生活平淡,卻讓我體會到不曾有過的精彩。
質量管理部 鄭歡歡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