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污水處理開始試運行,很多人好奇地問:我司新廠的污水處理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是如何讓污水變成清澈的呢?
這里我們就給大家揭開污水變清流的秘密。
首先,工業污水通過格柵進入集水井,格柵將污水中固體垃圾攔住,只讓污水流進集水井,以保證后面的處理環節中管道不堵塞、設備不被固體垃圾纏住。接著,經初步過濾的工業廢水被泵入高濃度調節池對水質進行均質處理,均衡調節污水的水質、水量、水溫的變化,儲存盈余、補充短缺,使生物處理設施的進水量均勻,從而降低污水的不一致性對后續二級生物處理設施的沖擊性影響。此外,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還可以在調節池內互相進行中和處理。
再后,將均質處理后的高濃度工業廢水泵入絮凝沉淀池內,加入PAC(聚合氯化鋁)、PAM(聚丙烯酰胺)、脫色劑和NaOH(氫氧化鈉),經過化學凝聚、吸附、沉淀,使污水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絮凝沉淀,從而被吸出。然后將廢水泵入氣浮池,再次加入PAC、PAM和脫色劑,進行絮凝氣浮處理,使污水中的懸浮物附著氣泡而上升到水面,從而分離比重接近于水和難以沉淀的懸浮物。這一過程去除了部分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有機物、降低了污水色度。緊接著,再將污水泵入高濃度ABR反應池進行水解酸化反應,將廢水中難降解的物質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消除其毒性。經過這幾道環節處理后,工業污水被泵入綜合調節池。
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流入另一個格柵,過濾固體垃圾后進入集水井,然后被泵入綜合調節池,并在這里與經過前化學處理和厭氧處理后的工業污水進行混合,再泵入綜合廢水ABR池。接下來,污水就進入好氧工藝階段:污水先進入一級接觸氧化池,用氣泵將空氣泵到污水中,空氣鼓動污水不斷翻騰,像一池滾燙的開水,污水在這里與氧氣進行充分接觸,從而使微生物迅速繁殖,其中部分微生物以膜的形式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部分微生物成絮狀懸浮物生長在水中,廢水經過填料層時,有機物與微生物充分接觸,就被微生物吸附降解掉了。接下來污水被泵入一級沉淀池,加入絮凝劑PAC進行絮凝沉淀處理,排除污泥。然后污水將再次進入二級接觸氧化池與二級沉淀池重復這一過程。經過這幾道程序的處理下來,污水便一步步變成具有生機與活力的清水,達到排放標準,流進城鎮排水管網。而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則經過濃縮、壓濾,最后變為土壤或花肥,重新進入生態圈循環利用。
可能有人會問:明明有城鎮污水處理廠,為什么我們還要自己建污水處理站呢?原來,城鎮污水處理廠只能處理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是不允許直接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必須要經過企業的污水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再進入城鎮排水管網。有人可能又會問:我們處理工業廢水就行了,為什么又要自己處理生活污水呢?豈不是增加了企業的污水處理成本嗎?其實,我們在處理工業廢水時引入生活污水一并進行處理,目的就是利用生活污水的高生化性,提高工業廢水的處理效果,不僅降低了工業廢水的處理成本,同時也減輕了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負荷,可謂一舉兩得。
設備部 李可然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