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在王總的忽悠下,我稀里糊涂地被團隊精神綁架著參加了公司的野外生存拓展訓練,經歷了一次生死磨練,后悔、后怕、激動、印象深刻,以致終身難忘。
50歲的年齡,30歲的挑戰
我今年50歲了,從小就小腦不發達,體育成績每每亮紅燈,平時缺少鍛煉,但是這樣的野外生存訓練卻要求有30歲的體格,這樣的活動對我而言是何等的“惶恐”。
好不容易來到山頂,小兔子們又滿山跑去尋找“寶物”,而我卻大口呼吸寒冷新鮮的空氣,欣賞大雪紛飛的美景,等待他們歸來。半包大米、兩把面條、兩只活雞、幾塊豬肉以及少量木材是他們尋回的所有“寶物”。
17點吃上午飯
鉆木取火每次看似要成功,但總是功虧一簣。大伙兒時而激情澎湃,時而無可奈何,不時響起一聲又一聲有氣無力的“哦豁”。
下午五點,還沒能吃上午飯,胃開始強烈掙扎。我問導演:“雞誰殺?”導演莞爾一笑:“難道我殺?”我只好自己操刀殺雞,兩個小伙伴跟過來一起干。
在導演的指導下,“鉆木取火”終于成功。篝火點燃,激情也被點燃。取水、做飯、切肉、削筷子、搭帳篷、找木材,熱火朝天。盡管是夾生飯,盡管只有豬肉雞肉,盡管沒有蔬菜和水果,盡管調味料只有鹽,前胸早已貼后背的我們還是吃得香噴噴的。
那些“混帳”的事
早晨起來,聽說有個女生裹著薄薄的睡袋實在太冷,鉆進了男生的帳篷取暖,真正實現了“混帳”,大伙兒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接著做擔架、抬“傷員”、徒步。穿著被雪水打濕的鞋子,冰冷得如同把腳放進了冰窟窿。徒步走在大雪覆蓋的濕滑山脊小路,每邁一步心里就顫顫巍巍。小伙子輪流抬著“傷員”行進,艱難無比!不過大伙兒總是樂呵呵的,笑聲不斷!雖然有跌倒,有“傷員”被摔下,卻沒見誰叫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