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自找不適,弱者貪圖安逸。
曾經我以為,生活目的就是讓自己活得舒適一些,而一篇文章改變了我的想法,題目是《不要讓自己一直很舒服的活著》。
人都有逃避不適、追求舒適的天性。但能戰勝天性、克服人性弱點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逃避只能緩解一時之苦,困難如同滾雪球,若不及時鏟掉,就會越滾越大,消極等待的結果往往讓人難以承受。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我們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讓自己遍體鱗傷,才能走向成熟,獲得成功。
工作和生活中的不適有時并不是件壞事。事實上,我們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例如,我們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那么我們必須要在任務出現的時候給自己設定期限,然后立即去做,直到任務完成。在做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困難,我必須要與之斗爭,這個過程必然是痛苦的,這種不適會持續很久,直到有一天我習以為常了,那么也就不再拖延了。這個過程,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變得像睡覺前刷牙一樣,成為一種習慣。
用做引體向上舉例,將10000個引體向上分成1000份任務,然后像蟲子一樣一點點的將這些任務吞食了。10000個引體向上對于我來說不可謂不是一項巨大的任務,細數一下所分解的量,一天只需要做10個,其實也在我的承受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