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博覽會偶遇伍舒芳歷史見證者,八旬老人追憶伍舒芳傳奇

希爾安藥業  2018/6/19  來源: 本站

【字體: 】  【打印此文

正所謂“越努力越幸運”。6月11日上午,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進行到最后一天,伍舒芳展臺前慢悠悠地走來一位非常特殊的客人——一位親眼見過伍舒芳膏藥店,并親身使用過伍舒芳膏藥的80歲老人。




  只見老人遠遠地就看著“伍舒芳”三個大字,定定地站在那里,口中念念有詞,若有所思,繼而面露驚喜之色,快步走到展臺前,興奮地自言自語道:“伍舒芳,賣膏藥的得嘛,好幾十年沒看到這個牌子了”!在場的幾位工作人員一聽,感覺老人很有來頭,企業文化部經理譚強馬上迎上前,親切地問到:“老人家,你曉得這個牌子呀?”




  老人家微笑著回答道:“當然曉得喲,大概70年前吧,我那時還是個小娃兒,有一次腳受傷了,就是貼伍舒芳的膏藥貼好的,這件事情當時還很有些波折,所以我印象很深”。眾人聽完又驚又喜,便請老人慢慢講述這段故事。




  原來,老人名叫敖玉良,是土生土長的重慶市江北區廖家臺人。大概十歲左右,腿部受了重傷,疼痛難忍,便去醫院看病。用老人的話來說:“重慶大大小小的醫院都走遍了,硬是沒有治好”。當時經濟條件也不好,于是琢磨著找一些中醫土方進行治療。那時骨科治療方法并不標準,赤腳醫生眾多,但大多醫術平平,一些江湖郎中往往聚集在較場口附近,通過舞刀弄槍、表演武術或雜技招攬觀眾,最后再銷售各種所謂強身健體、治傷壯骨的“靈藥”。敖玉良的父親給他買過很多,都沒有什么效果。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流動藥攤到江北城賣藥。藥攤專賣膏藥,生意興隆,有人就勸敖玉良的父親去看看,說不定能治好孩子的腳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敖玉良的父親去買了幾貼膏藥。老人回憶道:“膏藥的名字現在已經記不準確了,只記得上面有“伍舒芳”三個字,是用黃色的紙包著,硬是有用,我大概貼了幾張,就有明顯好轉,腳也沒得那么痛了”。后來,流動藥攤離開江北,敖玉良父親便帶著他按包裝紙上寫的地址找到位于渝中區太平門的伍舒芳膏藥店去購買膏藥,沒過多久,就徹底治好了自己的腳傷。






  “那個膏藥店位置就在太平門附近,靠近大馬路上,隔壁有個拐角拐進解放路,大概有現在三、四個門店的大小,兩三層的樓房,在那個時代的重慶,算是非常氣派的店鋪了”。老人回憶起伍舒芳膏藥店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
  聽老人講完自己與伍舒芳的故事,眾人很是感慨。




  時光飛逝,滄海桑田。歲月如同翻騰的巨浪,沖刷走大河的泥沙,只有那些厚積薄發并受到老百姓真正喜愛的優質產品,才能像黃金,在歷史的長河漫卷中沉淀下來,永不褪色,從而形成傳承至今的老字號。




  臨走時,老人謝絕了工作人員贈送的幾盒膏藥,他說:“好的品牌就應該支持,我是伍舒芳的鐵桿粉絲,送不送禮品我都要堅決支持她,如果有需要,我會主動去購買”。
  過一會兒,老人又補充說:“其實我們應該感謝你們,把這么好的百年老字號品牌恢復起來了,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傳承下來了,讓我們在有生之年還能見到記憶中的老字號品牌,你們很了不起,你們是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說完,老人愉快地拿著一盒希爾安伍舒芳膏藥合影留戀。




  其實采訪伍舒芳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一直以來都是譚經理的心愿,為此他做過多次計劃和安排,但因為城市拆遷、原伍舒芳老店周邊居民大多搬遷難以找尋、有的因為年歲已高已經去世等原因能采訪到的人并不多。如今通過這次非遺及老字號博覽會卻意外偶遇了伍舒芳歷史的見證者,并完成了采訪,這讓譚經理很是驚喜;蛟S這也算是本次展會上希爾安人的又一大意外收獲吧。

                                   企業文化部 王思親


推薦資訊更多>>

X關閉

官方微信

希爾安藥業

掃一掃 關注我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VDO18|日本啪啪网午夜啪啪网|欧美人与动牲交ZOOZ男人|中国精品人妻久久久久